第二十八章 相亲?(4 / 5)

嫌弃各位长辈,而是真的让年轻人吃不消。

吃完晚饭,兴趣缺缺的林云还是遵照母亲的意愿拿着母亲发送过来的某人电话号码,开始添加,名字还不错,赖平,很少见到年轻人使用真名做昵称的。

自报家门以后加上了。

“你好,我是林云。”

“你好,我是赖平。”

这种公式化的相亲方式比上海某博士夫妻的“公式相声”还要更早出现,还要更加的老套和庸俗。

互报家门,随便问问,林云就直奔主题了。

“明天要不吃个饭吧,大家都那么忙,怎么也要应付一下长辈们的好意,你说呢。”

“可以呀,你选地方,选好了和我说。”

各自怀着各自的心事,两人约好吃饭这个事情,这算是对双方长辈的交代开了一个头,然后明天吃完饭各自回家,从此再无交集,估计两人心里都是这样想的。

林云扔下电话,爷爷奶奶给小姑娘洗好了澡,女儿要爸爸给穿衣服。

林云三下五除二给女儿穿上衣服,因为今天是周末,明天女儿要读幼儿园的缘故,林云把女儿抱到她自己的床上。

女儿依然是要听故事,这次倒是没有要求必须听什么类型的,只是嚷嚷着要听故事。

林云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的讲,大部分都是现编的,反正都是忽悠小孩的,里边添加一些让小孩听话和遵守的规则就行了,这本就是给小孩讲故事的终极含义。

故事的内容都是由浅入深,小孩子对很多词汇都没什么概念,你得给他具体化,这方面林云是下过工夫的。

比方给女儿讲到外星人,孩子会想外星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会问,你别说,下过工夫的人忽悠小孩子是一套一套的。

外星人什么样?谁也没见过不是,但你不能告诉孩子你没见过,你得引导孩子去养成自我想象的习惯,所有一切空洞不可描述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引导小孩的思维让她自己去补全,但你又不能用你的想象力去限制和扼杀小朋友的想象力,所以爸爸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不然你凭什么是爸爸!

“爸爸,外星人在哪里?”

“在天上的星星上面。”

“星星那么小”

“星星很大的,我们离得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很小。”

“外星人是长什么样子的?”

“唔,外星人什么样子的都有,像长得像铅笔的呀,长得像酸奶的呀,长得像蜗牛的呀……有的很大,像房子那么大,有的像一座山那么大,有的很小很小,有的像蚂蚁一样小,有的站在你面前你都看不到。”

小姑娘对长得像酸奶一样的外星人来了兴趣。

“那长得像酸奶的外星人可以喝吗?”

“可以呀,他会给他的朋友喝的。”

“那我们把酸奶喝完了外星人会不会死?”

“不会呀,第二天喝完的酸奶又长出来了。”

小姑娘扑闪着大大的眼睛,在展开想象了,小孩子嘛,想法都是天马行空的。

我们曾经都是儿童,但我们忘掉了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我们丢掉了我们作为儿童时思维的方式。

林云不知道在小孩的脑海中,对死是个什么概念,也许仅仅就是一个不甚明了的符号,也许是对眷恋的人永远也不能再看见的恐惧。

“爸爸,爸爸,外星人有爸爸妈妈吗?”

小姑娘总算回归了实际,天马行空是好事,怕的是行远了回不来,漫无边际的空想总归要回到现实。

黑格尔有句话这么说的:“一个民族总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

这句话很正确,非常正确,但现阶段不能所有的人都去仰望星空,那样的话,这个民族也毫无希望可言,跨入星际时代,每个人都仰望星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