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人很便宜。
买一人,附带一户。
首先是包吃,然后是包住。
山崎没兴趣养奴,不过奴比较方便。
算是一拍即合,奴户们的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干活儿。
山崎指挥他们盖房子,教他们干活儿。
秋后,当地官府以歉收为理由,说明无力再承担流民,勒令隔壁县的流民返乡。
他们死不死,跟本地无关。
他们留在这里,会抢夺本地百姓的食物。
山崎跟流民长工结算,流民都不要钱,要粮食。
这时候,让他们回乡,如果没有食物,绝对会死在路上。
山崎没有吝啬,没以现在三百文一斤的价格结算,以五十文一斤的价格结算。
一人几百斤饼,足够回乡生活了。
而山崎损失,六万斤饼,一万八千两银子。
流民们感动的跪了一地,感谢活命之恩。
之后推着竹板车,欢欢喜喜的走了。
奴户欢欢喜喜的接收牲口,代替他们继续干活儿。
年关转眼就到,杀猪宰羊过一个肥年。
年后老老实实干活,准备水田。
村里不少人学着弄水田,河两岸也多设了水田。
开春了,陶家村有涌入许多人,都是进山找食的。
其中有许多人,是按朝廷规定,一亩田交十两银子,主动抛弃了田地。
原因很简单,冬天不够冷,都感觉到了,今年还得歉收。
而不仅仅是陶家村,其他村落也一样都是人。
人多的,大山都不堪重负了。
只是没办法,靠水吃水,靠山吃山。
水吃不了,只能吃山。
随着水田丰收,雨季没来,可以确定大旱。
官府上奏,继续申请减田税。
朝廷下来查,仍然是减免三成。
官府也没什么意见,反正田地抛荒的数字已经报了上去。
只是听到振翅声,顿时傻了。
蝗虫!
官府连忙派人查,天天盯着。
坏消息不断,到处有蝗虫,但还不够多。
够不上报告朝廷,这恰恰是最坏最坏的消息。
计算日子,赶不上朝廷规定的交粮期限。
官府发了帖子,邀请大户,共同应对。
大户不愿意出钱出粮,给了一个主意。
用水田的水产饼,置换百姓手上的粮食。
一斤饼换一斤谷子,好向朝廷交税。
水产一亩几百上千斤,稻谷一亩不过二三百斤。
如此可以得到三倍以上的稻谷,填补空缺。
朝廷可以向他们买饼子,而这些钱,自然是向商户筹集。
另外还可以要那些,有水田的小地主和农户多交税。
就说朝廷的减免,针对的不是水产。
不过这里面还有个麻烦,就是陶垣!
陶垣的田,不满五年,现在没办法动。
唯一的好消息是,陶垣的几百上千亩水田没有登记。
泥腿子一个,有粮,有钱,正好弄。
……
一大早,山崎正干活儿呢,一大群官府差役走了过来。
“陶垣!”
“各位官爷,有什么指教?”
“这是县里的文书,你自己看,对了,你不识字。”
“哈……”衙役们纷纷取笑。
山崎没说话,只是冷冷的看着。
“怎么,不服气!想闹事!”
“没,等着识字的官爷宣读文书。”
“小子,你听好了。”
官府通知,清查田亩,发现水田没有登记,没收。
山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