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令人绝望的现实!赶超?做梦一样!(2 / 4)

关联……”

这方面的内容,张硕不是第一次说起了。

廖振宇、于飞等人都听过了,其他学者倒是听的津津有味,因为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论调,量子纠缠测定?

弱力关联?

这些内容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好多人也对于混乱力场实验方向有了了解。

在谈笑期间,于飞倒是开启了新话题,“张院士,你在超导实验室研究那个材料很了不起啊!”

“临界温度以及电流载力,都创造纪录的122材料,让我们的实验设备改造工作都轻松很多。”

“本来的设计很复杂,有了这种材料以后,改造得到了简化,性能还得到了增强,到时候,实验也会更加清晰……”

其他人听罢也说了起来,“确实没想到122材料能达到这种程度。”

“直接替代了铌钛合金,以后都用不到液氯了。”

“我们实验室的研究也简单了,超导是最麻烦的,新材料让超导简化,成本还降低了,就是想多买一点不容易……”

“生产速度太慢了,暂时还供不上所有的实验室,不过等下一批产出来就没问题了。”

在讨论中,廖振宇也问了句,“张院士,你对超导怎么看?能研究出可应用的常温超导材料吗?”

“这个……不好说。”

张硕好笑道,“要说提升一些临界温度,倒也没什么,常温就太难了、太难了,这是属于让人类实现科技革命的技术。”

“我个人认为,单一方向上想要达到理想高度,其难度远高于新技术的覆盖。”

“历史上,大部分技术都是如此,比如说,可控核聚变,控制需求实在是太高,成本也很高,我们就用新核能源覆盖。”

“与其专注于常温超导材料研发,还不如去研究一些新技术,比如,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对于材料进行改造,使其电阻大大降低……”

张硕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他说常温超导研发困难,可不是基于研发本身,还因为研究相关的材料连任务都无法建立,他早就试过了,根本就行不通。

要么就是研发难度太高,或者是底层理论和技术积累不足,要么就是完全无法实现。

周围人都认真听着。

有些人觉得张硕的想法不靠谱,通过对材料改造让电阻变低?

根本行不通!

电阻最低的就是单质金属材料,比如,铜、银等,无论化合物、合金、复合材料,电阻只会比单质材料高。

问题是,单质材料还怎么改造?

另外一些人则觉得张硕说的有道理,因为他们了解的信息更多,比如,引力隔层技术。

引力隔层技术能在分子层面甚至是原子层面对材料产生作用,通过某种特定的技术手段,自然就可能对材料产生效果,来研究出电阻超低的材料。

……

会议当天上午,张硕早早的就来到了会场。

这时候,会场外的广场已经有很多人了,也有记者来到现场进行采访。

当见到张硕的时候,周围好几个记者都围了过来。

张硕看了一下时间,还是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马上做了提问,“混乱力场实验,对源点物理有什么作用?”

这种问题有些外行了。

张硕还是简单的说了两句,“混乱力场实验是源点物理理论研究的基础,基础力关注最初始就是混乱力场。”

有记者马上追问道,“混乱力场实验关系到基础理论研究,那么能以此研究出技术基础吗?比如,引力技术、原子核核力拆分,等。”

提问的是个国外记者。

张硕直接听笑了,他当然知道国外更关注新物理科技,随后摇头笑道,“你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