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能算累吧,也就是晚上。主要还是在积累经验。带娃这事儿,其实你看多了,没什么技术含量,主要依靠的就是无穷无尽的耐心和责任感,这方面没人能超过亲爹亲妈不是?”
“巧玲阿姨不说了么,别小看刚生下的来的娃,都是有超能力的。有嗅觉,有听觉,有感知能力。自己带,亲子关系就好,孩子撅个腚就知道要干啥,以后讲话孩子也肯听,成长阶段的各种问题和冲突也能很好处理。这都是基础打的牢靠。”
李乐捏了捏儿子的鼻梁,孩子一天天变化,总觉得儿子的鼻梁不如闺女的高,想着能不能给捏高一点。还想再伸手,就听到大小姐一声“诶?”忙又把手缩回去。
随即嘿嘿着,“你要说累,咱们好歹有这条件,白天有护理,有我妈,我奶她们帮忙,你我又都有时间。”
“你要是换两个都是上班族的那种试试看?有老人来帮忙还好说,要是没有,手头再不宽裕不好请月嫂的,那才叫累。”
“说到底,生孩子这事儿,还得看经济条件?”
“说经济条件,不在生,在于养。”李乐很自然的一根手指头递给躺在怀里的儿子抓着,指尖触及,一片柔软。
继续阅读
“有人自然而然的以为养孩子,是玩具,零食,营养,健康,教育投入,而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养小孩儿,只是让这孩子活着就行,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追求无限拉低成本。荆师兄前些天和我说过一句话,家长有没有把你当人养,你就思考一下,有没有说过以前条件这么差,都把你养大,现在条件这么好,你为什么不生小孩儿?这个就和有钱没钱,没关系了。”
李乐又把荆明给自己说的,普通农民生孩子过好日子的话说了一遍。
“哈哈哈哈,荆师兄这么有意思的?”大小姐乐道。
“可不,那是个仙儿。我等着看他以后当爹咋办。诶,奶喝完了。”
“哦哦。”
“换一下,我拍嗝。”
李乐找了个干净毛巾,店小二一样搭在肩头,等换过娃,又把闺女竖抱着靠在怀里,轻轻的,一下一下拍着后背。
大小姐瞧见娃冲自己睁眼儿傻乐,弯腰蹭了蹭儿子的鼻头,被一只小手摸了到脸颊,一瞬间好像被摸到了心上最柔软的地方,好半天才抬起身。
“你说的对哦,谁带跟谁亲。照顾孩子就像做项目带团队,为了保证推进速度和项目质量,就得自己亲力亲为。”
“养育孩子也一样。策划人是你自己,要保证这件事不偏离计划轨道,就得和像现在是月嫂、护理,以后是老师这些团队的专业人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协作的同事通力合作,而且还得多听团队人员的建议,避免一意孤行。否则,孩子日常,阶段性的成长,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是要当好亲力亲为的项目人,还是想当一个事后救火队员,就看自己当初的选择了。”
“呃!”听到李笙打了个小嗝,李乐忙把力道又变小了些。
“你这啥歪理啊,经营管理项目管理,还能用在孩子身上?”
“你管是不是歪理,有道理就行。”大小姐很熟练的把床边的一个小踏板给勾到脚下,踩上去抬高了膝盖,让怀里的儿子从平躺变了个姿势。
“反正我们以后不学我大哥和叙贤他们,这么小就把孩子送到什么寄宿幼儿园,小学,中学,就放在自己身边带着。能陪伴孩子的时间本来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几年,再给送去寄宿学校,我才不要。”
“你就不怕这俩以后气人?”
“关键不还在于教育?你不就是个好榜样?从小就让阿妈他们省心。”
“我那能一样么。”
觉得闺女拍嗝拍的差不多了,李乐坐回床边,一转手,抱在了怀里,瞧见娃给自己比划了一个非常六加一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