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
“但是你知道虚拟空间是可以影响到现实的么?”
“虚拟空间影响现实?”李富贞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个社会学概念在眼前事上的具体应用感到陌生。网络对她来说,那更多是工具,是渠道,是冰冷的流量和转化率,而李乐口中的“影响现实”,带着一种更潜层的意味。
“可,能有多大用?”
“不要小瞧这些,因为人性在。”李乐笑了笑,”虚拟空间,博客、BBS论坛、门户网站的留言板,甚至是学生常用的那些MSN群组、群,它们不是孤立的。”
“这些地方聚集着人,传播着信息,形成观点,发酵情绪。就像水面下的暗流,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就能冲垮现实里精心构筑的堤坝。”
“而虚拟空间对现实社会的映射,并不是显性冲突,更像一种....水银。无形,无色,却能在特定的容器里凝聚成形,拥有重量,甚至能压垮现实的支柱。”
电话那头的李乐似乎组织了一下更为精准的语言,“一个人的社会生命,依靠的是什么?声誉,关系网,信用标签,这些对一个处在虚拟社会里的人,更像是空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如今,这些空气的塑造,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放到了网线上。一个小小的论坛账号,一篇精心设计的帖子,就能像丢进汉江的一块明矾,把原本浑浊的现实真相慢慢沉淀、凝形,最终清晰得让所有人无法视而不见。”
似乎察觉到大小姐的疑惑,李乐举了个栗子,“想想新罗酒店的声誉管理。一个客人在博客上抱怨服务不好,如果置之不理,被其他论坛转载,引来更多附和,哪怕只有几十条评论,是不是就可能影响潜在客户的选择?”
“虚拟空间里的坏名声,最终会转化成现实里流失的订单和真金白银的损失。”
“当一个人靠现实里精心编织的好名声和完美人设吃饭。那我们,就把他这套赖以生存的人设,放到虚拟空间这个放大镜兼搅拌机里,彻底打碎、曝光、发酵,让他在现实里无处遁形,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污染物。”
“这就是社会学里讲的拟像和现实建构了。网络世界不是现实的镜子,它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现实塑造力量,而对越来越多的人,网络是获取信息、建立认知、甚至寻求情感共鸣的主要场域。。”
听到这,大小姐的呼吸微不可察地滞了一下。
汉江、水泥桶....这些处理方式的冰冷字眼还留在脑海里,但李乐这个水银、明矾的比喻,显得既温和又带着更深的寒意。
几乎是立刻就明白了李乐的方向,但这方向太陌生,而更迫切的是方法,“具体点呢?
李乐的声音沉静下来,却分明裹着刀刃的锋芒。
“郑宇哲这种人,最怕什么?不是拳头,不是刀枪,是曝光,是名声扫地。他的骗术,他的立足之本,就是那层精心涂抹在脸上的体面油彩。”
“一旦这层油彩在虚拟世界里被剥开,在尹熙赖以生存的信息圈层里被反复涂抹、放大,成为她避无可避的热点和共识,那么,这虚拟的浪潮,就会像海啸一样,把他精心构筑的现实小堡垒,冲得片瓦不留。”
“你的意思是.....”大小姐敏锐地捕捉到了方向。
“意思就是,不用我们拎着棒子去汉江边堵人,动用那些,嗯,传统手段。”李乐顿了顿,“我们可以就在这个‘虚拟空间’里,搭个台子,让郑宇哲自己上台唱一出现形记。”
“而让尹熙在台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自己看个真切。这叫引导式真相探索,最终目标是让一个人社会性死亡。”
“说得玄乎,具体怎么搭这个台子?”大小姐追问,商业头脑让她本能地寻求可执行的方案。
“分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