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楚了七杀门现在的处境之后,萧灿也明白秦观邀请他当门主的用意。
只不过他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或者说太儿戏了。
自己当初为什么加入七杀门,他们现在应该是清楚的。
而且自己在七杀门拢共也没待过几个月,他们就这么相信自己的为人,愿意把这么大一个门派交给自己,不怕自己大权在握后为所欲为?
要知道秦观的实力也不过是八阶大宗师而已,萧灿一旦入主七杀门,可以说没人能制衡得了他。
尤为让萧灿摸不着头脑的是,秦观自从见到他之后,始终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看着他,真有一种看待至亲晚辈的模样。
可是他们的关系应该还不到这一步才对。
就连自己名义上的便宜师傅宋少武,此时在两人面前都表现得有点拘谨。
萧灿深思熟虑一番后,还是果断拒绝了七杀门门主之位的邀请。
说白了以他现在的实力,还有未来的潜力,七杀门能够给他的,他自己也可以争取过来。
反而接下七杀门门主之位后,有可能成为他的负担。
而且他也不愿意承担太多管理门派的杂事。
秦观和宋少武对此感到惋惜,但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转而劝导萧灿帮助他们打赢和吴氏国主一脉的战争。
在这个问题上,萧灿倒是没有犹豫太多,很快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一来,这一战对他的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风险。
就算同为九阶武者,自己有金刚不坏神功在,基本立于不败之地。
再者,不论是萧家、李家都跟七杀门深度绑定,甚至虞族与七杀门的关系也超出萧灿预料的紧密。
一旦七杀门在这次斗争中失败,对萧灿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之前不想介入承武国内部纷争,是因为他还没了解清楚这里面的门道,现在弄清楚之后,自己的立场也很容易确定了。
说白了,就算萧灿不支持七杀门,吴氏国主一脉赢了之后也不会放过他。
另外,目前的承武国内部腐朽程度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确实需要迎来改变了。
而且邹氏国主一脉也答应,如果他们重新获得承武国的主导权,将会主动放权,实行君主立宪制,这无异是推动国家体制进步的举措。
也算是利国利民之举。
综合多方面因素,萧灿加入七杀门和启组织这一边,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且今后,他在七杀门内,也将保留长老的职位,一定程度上为七杀门提供庇护,而七杀门则为他提供一些世俗方面的支持。
双方也算各取所需了。
得到了萧灿的肯定答复,秦观和宋少武自然大喜过望。
但出乎萧灿预料的是,紧跟着他们就要求萧灿和他们一起回去,因为最后这一战随时都可能打响。
萧灿也不磨蹭,简单收拾了一下,和家人打了个招呼,就跟着前往承武国都城“武都”了。
……
三天后,启组织所领导的起义军正式向武都发起进攻,而吴氏国主一脉,则誓死保卫武都不失陷。
双方就此展开最后的决战。
与此同时,距离武都一百公里外的一个无名山谷内,决定武都之战最后成败的关键战役却在此打响。
汇聚此处的武者并不多,双方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出头。
但几乎每一个都是成名多年的大宗师武者。
几乎涵盖了承武国内部所有顶尖门派的顶尖高手。
但这些人仍然只能称之为配角。
最关键的人只有位于现场中心的五个。
其中启组织这一边,领头的是曾经的邹氏国主一脉后裔邹维新。
邹维新老前辈已经八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