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只恨自己没本事,赚不来大钱,让孩子们十天半月也难尝一次荤腥。
然而,一想到那个总是拿孝道压人的老娘,他赶忙捂住儿子的嘴巴,还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老宅与他家前后街相邻,且是斜对门,距离并不远。难保不会隔墙有耳。
他那老娘可不是省油的灯,每次登门,但凡家中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找各种借口拿走,甚至连一个鸡蛋也不肯放过。
如此几回,家中的孩子们也知晓祖母的为人,每次见到她朝自家走来,便立刻转身回家,将家中的好东西藏匿起来,哪怕只是一个杂粮饼子,也绝不放在显眼之处。
毕竟,他那祖母每次来都如蝗虫过境一般,所过之处,片甲不留,久而久之,孩子们便学会了藏东西,不然,家中东西就会被全部拿走,他们姐弟只能饿肚子。
他们才不会让大伯家的孩子占便宜,祖母每次从家里搜刮走的东西,都进了几个堂兄弟的肚子,可即便如此,他们家也落不下半点好。
依旧继续在外面说他们一家的不是,颠倒黑白。
此刻,听到父亲的话,年纪尚小的春生,不禁有些担忧,“爹,这可如何是好?祖母该不会已经听到了吧!”
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春生便是如此,小小年纪,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懂事,丝毫不比那些八九岁的孩子逊色。
“无妨,咱们先将东西拿回房间再说。即便你祖母来了也不用害怕,爹已经想好了,不能再一味地忍让,时间久了,只会让他们觉得咱们一家好欺负,他们为何不敢去你三叔家闹腾,还不是因为惹不起你婶子,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主。”
陈长安牵着小儿子的手,转身回了屋。
春妮却没有急着回去,而是来到大门外,一脸警惕地向街上扫视了一番,见并无人经过,这才悄悄松了一口气。
她这辈子最痛恨的人就是祖母那个老妖婆,那老太婆偏心眼得厉害,而且心术极其不正。
每次来家都会对娘说,她们姐妹几个就是赔钱货,还不如卖去大户人家做丫鬟,也能小赚一笔。
尤其是春妮自己,说她年纪也不小了,听闻镇上哪个大户人家的老爷,刚刚死了婆娘,那老妖婆就撺掇她娘,让自己嫁过去做填房,或者当个小妾什么的。
还好,娘亲从未因为她们姐妹四个是女孩,就对她们另眼相看,非打即骂。不然,娘亲肯定会听信那老妖婆的谗言。
“当家的,你咋回来了呢!还以为今晚不回了呢!”
由于下雨的关系,无法下田干活,刘氏便剪起了豆角丝,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准备。
瘸郎贤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