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归途(3 / 4)

如此。

而作为一种大规模应用的人造器官技术,其基因库如果太单一,肯定不是一个好兆头。

书雅拿起椰子水喝了一大口:“对了,我回去之后,打算研究一下外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食用菌的培育技术。”

江淼并没有反对:“你向科研事业部那边打报告就可以,集团明年在近地轨道会布置一个科研用途的空间站,到时候你的项目可以跟着上太空。”

书雅也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未来的太空农业方面,金星那边倒是不需要操心,但是其他星球和星际空间中,太空农业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

这也是江淼一开始,就毫不犹豫盯上金星的原因之一。

毕竟金星的星球重力和地球高度相似,这意味着在金星开展室内农业的难度,几乎和地球总部大同小异。

但如果是月球、火星、星际空间,要在这些地方发展农业,重力就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

差异太大的重力环境,不仅仅会导致农作物生长混乱、无法正常发育等问题,其农业生产之中的其他环节,也和地球存在不同。

就比如喷淋装置。

在地球上可以正常使用的喷淋装置,不代表在近地轨道、月球、火星,也可以正常使用。

因此除了金星之外,在其他星球和星际空间发展农业,一整套农业技术都需要进行调整,哪怕是在白金时代的大背景下,没有十几年也搞不定。

金星就没有这种烦恼。

只要金星的浮空城市建设完成,里面的农业设施,就会和地球的室内农业差不多,不需要进行大改,就可以保证高效的生产。

这对于星际移民前期,将大量人口迁移到金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毕竟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是氧气、第二要素是水,第三要素就是食物,其他东西都是次要的。

金星的重力环境,不仅仅利于植物种植,也利于养殖业的发展。

如果在近地轨道,就算是可以种植农作物,也很困难维持大型养殖场。

单单一个微重力环境,就可以让绝大部分养殖产业绝产。

没有办法,微重力环境下,普通动物很容易骨质疏松,也很容易被自己的排泄物堵住呼吸系统。

总不能给每一只白羽鸡安排一套特制宇航服吧?

这不现实,而且白羽鸡之类的禽畜也很难适应。

如果是在金星养殖,由于其重力和地球差不多,因此禽畜很快就可以适应。

太空农业可不是就太空两个字,挂在农业前面,就可以实现的农业。

这至少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农业。

江淼挑选金星作为海陆丰集团的太空发展核心,其实是取巧了,可以在前期保证星际移民的食物来源。

当然,未来在其他星球的农业,肯定需要发展,人类不可能局限于地球和金星,太阳系的其他星球和星际空间,也是人类需要征服的区域。

一旦前往其他星球,以当前的宇宙飞船飞行速度,基本很难快速往返地球获得补给,大概率只能靠宇宙飞船在目的地自给自足。

这也是为什么,江淼会认为太空探索公司的火星殖民计划不靠谱。

你还真以为火星可以种土豆?

别开玩笑了,火星低重力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水资源获得困难,如果是让几个宇航员过去执行任务,那倒是可以勉强做得到。

一旦大规模移民火星,在几乎一去不复返的情况下,长期生活在低重力环境下的人类,绝大部分都会出现低重力病,更别提低重力环境对繁殖的致命影响了。

或许昆虫可以凭借其高迭代率,在十几年内完成对火星环境的重力适应,但作为寿命比较长的人类,绝对不可能在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