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芯片”(2 / 4)

一个计划,即要求研发一套可以独立于电子设备的设备,作为电子设备的备份。

其中被寄予厚望的方向,就是生物计算机和生物芯片。

作为聪明人的杨梧桐一点就通,哪怕江淼只说了几句话,他就明白了这备份计划的一些事情,但他并没有消除疑虑,反而眉头紧锁着:

“老板,生物计算机就不会出现失控吗?说不定因为其生物特性,会导致其失控的概率更高吧?”

“你的担忧非常有道理,但谁说我们研发的东西是单纯的生物计算机?”

“…”杨梧桐满眼疑惑不解:“我不明白。”

“杨博士,你说人脑结合生物芯片有没有搞头?”

“啥?”杨梧桐一愣,随即大脑疯狂思考起来。

作为一个生物学家、基因学家、计算机工程师,杨梧桐并不是傻瓜,江淼只说了两个名词,他就知道这个方向的大体思路。

正是因为明白,他才在脑海之中思考起了可行性。

‘生物芯片植入大脑要考虑排异反应…不,这个不是问题,老板已经研究出无排异器官移植技术,这个技术改造一下,就可以用在生物芯片上…’

‘第二个问题,生物芯片的信息输入和输出…输出方面应该没有问题,现在已经有成熟的生物脑控单元了,至于输入方面?好像不太成熟…’

‘慢着…’杨梧桐灵光一闪,突然豁然开朗:‘如果脑电波输入的目标是生物芯片,那岂不是可以避免脑电波输入技术的很多问题,甚至可以作为一种缓冲,避免大量信息扰乱原生大脑的记忆。’

一番头脑风暴之后,他眼睛越来越亮。

“看来你想明白了。”

江淼停下来的脚步再次迈出。

回过神来的杨梧桐赶紧跟上。

“老板,我有点明白您的思路了,如果以当前的技术,生物芯片植入大脑,应该是具备可行性的。”

“没有那么简单,还差一步。”

“还差一步?”

“生物芯片必须具备构筑虚拟空间的功能,同时要保证生物芯片的程序为空白,我要让人类的人格入主生物芯片,成为生物芯片的灵魂。”江淼别有深意地说道。

听着这近乎天马行空,又带着一丝疯狂的计划,哪怕是生物领域的学者,杨梧桐此时也感到思路有点跟不上江淼。

其实他跟不上思路也非常简单。

因为江淼这个计划,不单单是为了创造出一种有别于电子设备的控制设备,同时也是为了强化人类的大脑功能。

这些杨梧桐或多或少已经猜到了。

但这其中还有一个隐藏在最深处的目的。

那就是“永生”。

没有错,江淼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为了永生。

这是一种类似于机械飞升的变种版本。

人类为什么会死亡?

答案自然是大脑死亡了。

以现在的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只要不是大脑死亡了,哪怕是五脏六腑都坏掉了,仍然有抢救的可能性。

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造器官完成研发,这预示着人类除了大脑和脊椎之外的器官,都将成为一种随时可以更换的“零件”。

因此大脑就成为了限制人类寿命的一块短板。

江淼经过分析和推演,试图找出一条解决大脑死亡的技术方向。

也就在去年六月份,他在研究人工智能的风险评估过程中,想到了一条解决人类大脑难以替换的技术路线。

既然一个大脑的人类无法进行更换大脑,那为什么不给人类再造一个“大脑”?

当人类拥有两个大脑的时候,其中一个就可以被更换。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搞生物芯片植入大脑的方案,因为只有这样做,才可以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