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前朕懒得与尔等计较,倒是纵得你们愈发放肆起来!再有人胆敢非议后宫之事,均以党争论罪!”
康熙怒气冲冲地离开,然而在转过身的那一刻,脸上的怒气却消失一空。
从前他顾忌着正事,不想纠缠在此类小事上,反倒是让某些人真以为自己怕了。
康熙之所以放任赫舍里家,也不过是因为他们只是小打小闹,并未真的抹黑了爱新觉罗氏的名声,况且他也想用同样的法子打击皇后的威信,不过是一时之策。
如今,外头的三藩之乱来势汹汹,正是需要朝廷树立威严的时候,康熙自然是要下重药,就看谁当这个出头鸟了。
康熙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听到梁九功禀报说宗人府的宗令,还有几位王爷求见,丝毫不觉得意外,他等的就是他们。
今日康熙才在朝堂上发了一通火,几人就算是万岁爷的叔伯兄弟,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对方的霉头。
最后,他们只能推出与康熙关系亲近的裕亲王福全出来。
裕亲王福全看着弟弟似笑非笑的表情,心里将一群所谓的长辈骂了个遍,最后讪笑道:“万岁爷……”
康熙倒是没有为难他们,只道:“朕知晓你们的来意,诸位皆是爱新觉罗氏的人,关心朕的后宫无可厚非,只是,毕竟是家事,确实不好在朝堂上说。”
康熙的话表达了两个意思:
一、他的事朝臣们管不着,但是几位都是爱新觉罗氏的血脉,康熙并不介意他们过问。
二、既是家事,就不要总是拿到朝堂上说,真有什么问题,私下来御书房求见便是。
万岁爷不仅给了他们面子,还将他们与其他外臣区别开来,以示亲近,几位王爷对于这样的结果十分满意,如此一来自然就愿意站在康熙的角度上考虑,认为那些外臣当真可恶。
只知道盯着万岁爷的后宫,还妄图插手储君之事,这天下是他们爱新觉罗氏的天下,这大清是他们爱新觉罗氏的大清,一群奴才有什么资格置喙。
(在清朝,除了皇帝之外,所有人都是奴才,包括臣子,包括皇后,都是皇家的奴才。
但是本文写的时候,觉得大臣、后妃自称奴才太不好听,所以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