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预期中的有些大相径庭,但结果至少还在林如海所期望的范围之内。
林岚玉真正做了的,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一下林氏宗族内一部分姑娘们的生存环境罢了。
至于更多的,除非林氏宗族的掌权人自己有了主意,执意要做出改变,否则别说是林岚玉,就是林如海也只能无能为力。
是而林岚玉跟林如海讲完之后,林如海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夸赞了一番林岚玉辛苦了。
可如今?
“林家族学而今分出来了一间屋子,单独用来教导家族中的女孩子们读书识字。”
提到这一点,林如海的语气中,是显而易见的有些高兴的。
“虽说如今愿意将自家女儿送进去读书的人家还不多,尤其超过十岁的姑娘,更是只有两个。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毕竟姑娘家生存不易,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大时代背景下,超过十岁的姑娘,不仅在家中已经顶得上半个劳动力,上得灶台,下得地头,甚至家里的弟弟妹妹也得她一力照看。
更重要的是,农家的姑娘,往往相看嫁人的也早。
比起让这样一个“得用”的劳动力平白浪费时间去学堂读书,学那三两个字儿,对许多人来说,当然还是让人留在家里干活更划算。
也免得读书习字之后心思野了,反倒不好说人家。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年岁再小一些的小姑娘,尤其是刚过了五岁,又不到十岁,正是需要人看护着才放心的年龄,送去学堂里读书,甭管能不能识得几个字儿,至少有人帮忙看着孩子。
再加上林氏宗族规矩,送去学堂读书的孩子,不仅不用交束修,就能免费读书识字,甚至连饭食都是宗族之中一力供给。
最后退学的时候,就算落不到一套文房四宝,手上也能落得一本基础的启蒙书本。
这年头,书本多贵啊!
若非林氏宗族家底儿厚,这些年来又有林如海在背后撑腰,也是支应不起来这样的花销的。
且这样还能说一句“支持族长工作”,免得被族长找上门去,说他们家亏待女儿。
是而许多人还是非常乐意将家里年岁小的小姑娘送到学堂里去的。
林岚玉对此自然是不满意的,但就像林如海所说的一样,她也清楚,能够有这样一个好的开始,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这不是还有两个超过了十岁,仍然被家里人送去读书识字的姑娘么?
只要这两个姑娘能做个好榜样,日后这些人未必不能反应过来,自家女儿究竟是多读书识字的好,还是贪图那点儿一时半刻的免费劳动力的好。
这样想着,林岚玉心中已经有了成算。
她毕竟距离姑苏更近一些,且同为姑娘家,有些事她插手去做,到底比林如海去做要方便得多。
即便是日后有人循着蛛丝马迹猜出来一些什么,那也大可以往林岚玉就是喜欢读书识字有才学的姑娘上面去推。
是你们这些人自己放弃了让自家女儿读书识字的机会,非要贪图那点儿小便宜,还早早的将女儿嫁人呢,又能怪得了谁呢?
这样想着,林岚玉朝着林如海很郑重的点点头。
“我在姑苏也购置了几处庄子,虽说眼下还未购置铺子,但日后若是我这些庄子的产出好,自然各地都是会缺能管事儿的自己人的。”
既然是她主动要去插手干预林家姑娘们的人生的,那她自然是包售后的。
反正,她日后也确实可以创造出许多“工作岗位”来。
只是原本林岚玉的计划中,这些地方是打算拿来让水溶安置一部分从镇北军中退下来的伤残将士及其亲属的。
但若是有能得用的林家姑娘,她也完全不介意拉一把。
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