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幼崽(3 / 4)

人离开之后,这偌大的大长公主府上,确实是有些过于冷清了的。

虽说因着她老人家的身份摆在那里,每天往大长公主府上递的各种拜帖和宴会邀请帖不计其数,但大长公主显然并不是热衷此道的人。

除了一些年轻时候老姐妹的关系,或者因着宗亲关联,不得不出席的场合,大长公主一向深居简出。

前些日子收到了林岚玉的来信,得知这丫头终于决定成亲了,但水承宜那小子闹着要跟她一起去北疆,林岚玉担心路上万一有什么事儿,不方便直接跟皇帝书信,可能需要麻烦到她这里。

大长公主虽然看了,也没当回事儿。

毕竟,等林岚玉他们一行人到了北疆,那里有水溶在,水承宜别说只是想给皇帝写信,就是想再干点别的什么,也自然有水溶出面,不需要林岚玉操心。

别瞧水溶如今年轻,但早在当年水溶的父王意外离世,大长公主跟水溶之间的往来就一直没有断过。

这些年下来,足够她老人家对水溶有充分的了解。

但大长公主没想到,她只知道水溶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狡黠又聪明,不仅将太上皇和皇帝父子两个忽悠住了,甚至还在水牧城的亲信的帮助下,成功稳住了整个镇北军。

却没想到如今尚不到九岁的水承宜,也一样是个狡猾的小家伙儿。

这可真是……

难怪皇帝将自己几个成年的孩子全都审视了一遍之后,全都不满意,反倒对这个年纪小小的儿子分外青睐。

身为一个大权在握,且一度在边疆生杀予夺的大长公主,她看待一个人的眼光,自然与林岚玉是不同的。

她并不会像林岚玉一样,被个人情绪所左右,又因着亲疏有别而做出判断。

大长公主虽从未觊觎过那个位置,却天生的就更懂得如何以一个当权者的视角,去审视这些皇子乃至从前那些王爷们。

不得不说,先前皇帝在太上皇刚刚驾崩没几年,就以雷霆之势肃清了自己几个兄弟的手段,在世人眼中,显得过于残暴。

大长公主却觉得皇帝做的极好。

若非这般,难道还要任由那些兄弟们做大做强,日后动摇国本吗?

但若说大长公主对皇帝没有不满,倒也不是。

毕竟皇帝明明已经在位许多年了,可这些年他只忙着跟太上皇争权夺利,虽说称得上一个明君,但显然大局观还是不够。

才会在处置了那几个王爷之后,顺势接连将太上皇党和那几个王爷的党羽全部给处置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甚至在察觉到除了这些人之外,这个朝廷他想要真的成为自己的一言堂,还要从下到上的捋一遍,于是又紧跟着派出心腹四处监察……

或许是因为前面的路走的太顺,也或许是因为被太上皇压制了这么多年,终于能够得到自由喘息,自由施展皇帝权利的机会。

以至于心急之下,步子跨的太大太急,疏忽了这样做可能会带来的各种弊端。

以至于造成如今表面上人人自危,实则一个不小心就要朝纲动荡的隐患。

可大长公主她年纪也不小了,不乐意卷进去这许多事情里,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子孙考虑。

这个时候,只是一个五皇子,显然是不够的,

毕竟大长公主也清楚,皇帝既然选择了五皇子来联姻,那么日后不管五皇子愿意不愿意,他都只会是一个贤王。

但魏国公府,却需要早早地与下一任帝王结下友好的关系,甚至是同盟。

这样等新帝登基,才会对魏国公府有足够的信任。

不至于等她故去之后,魏国公府又布上那些异姓王的后尘。

所以大长公主对林岚玉送来的这封需要她“亲手转交”的,甚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