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黑压压的百姓早已自发聚集。有拄着拐杖的老者,有怀抱婴孩的妇人,还有手持木棍的少年。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刘将军来了!\"霎时间,\"万岁\"之声如山呼海啸,震得城头的积雪簌簌落下。
刘秀勒马驻足,眼前景象让他喉头一哽。记忆中的任光总是太学里那个衣冠楚楚的贵公子,如今却见这位太守左颊添了道箭疤,官靴也磨破了边。更令他震动的是,那些素未谋面的百姓眼中闪烁的期盼,就像当年昆阳城外迎接义军的父老。
\"文叔!\"任光一把抓住他冰凉的双手,温热的气息带着熟悉的藿香香气——这是太学时他们最爱的熏香。刘秀突然发现对方的手在微微发抖:\"我日日对着地图推算你的行踪,昨夜还梦见白虎入城...\"
话音未落,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突然挤出人群,颤巍巍地捧出一件叠得方正的绛色战袍:\"将军,这是老朽儿子当年随更始帝征战时的战袍...他,他没能回来...\"老人浑浊的眼中泪光闪动,\"请将军穿着它...光复汉室...\"
刘秀郑重接过,在万民注视下披上战袍。绛色布料在火把映照下如朝霞般绚烂,人群中顿时爆发出更大的欢呼。任光趁机高呼:\"信都上下,誓死效忠汉室!\"顿时应者如云,声震九霄。
太守府内,任光指着墙上《大汉疆域图》上密布的红色小旗:\"王郎的劝降书日日不断...\"他忽然压低声音,\"但真定太守邓晨密报,刘杨其实...\"
\"报——!\"亲兵突然闯入,\"耿弇将军率万骑已至城外!\"
刘秀望向窗外,启明星正照亮天际。他摩挲着怀中锦囊,忽然轻笑:\"二姐夫真乃天遣之子。\"说着取出半枚玉珏——与任光腰间玉佩严丝合缝。这是当年太学结业时,三人共剖的美玉。
\"伯卿可还记得?\"刘秀眼中似有星河流转。
任光热泪盈眶:\"当效高祖与卢绾之谊!\"他猛地击掌,屏风后转出数十甲士,铁甲铿锵声中齐齐跪地:\"愿随将军讨贼!\"
此时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恰好照在刘秀绛色战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