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刘杨顾虑(1 / 2)

刘秀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轻轻摩挲着腰间玉佩。玉佩背面刻着个小小的\"诚\"字——这是他离开长安时,兄长刘演亲手所赠。

\"大哥,你总说我太过仁厚...\"他对着玉佩低语,\"可有时候,真诚才是最快的捷径啊。\"

此时谁也没注意到,院墙外闪过一道黑影——正是邓晨派来盯梢的暗探。这个穿越者安排的\"神助攻\",马上就要让这场好戏更加精彩了...

黎明时分,刘林就命人将二十口朱漆大箱装上车马。箱盖一开,金光灿灿——南海明珠、西域玛瑙、蜀锦吴绫,在晨光中晃得人睁不开眼。

\"再加两箱!\"刘林拍着箱子,对邓晨得意道:\"本相要让刘杨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富贵!\"

邓晨捻着胡须,目光扫过那些华而不实的礼物,心里暗笑。他故作神秘地掐指一算:\"刘公,贫道夜观天象,今日送礼宜走西门。\"

\"为何?\"刘林皱眉,\"王府明明在东城。\"

\"此乃'紫气东来'之忌。\"邓晨一脸高深,\"王爷命格属木,若从东门入,恐冲撞了...\"

刘林听得云里雾里,但想到邓晨\"神算\"的名头,只好悻悻道:\"那就绕远路!\"

于是这支招摇过市的队伍硬是在真定城里兜了个大圈子。沿途百姓指指点点,有眼尖的商贩认出了箱笼上的王郎徽记,窃窃私语很快传遍了街头巷尾。

王府门前,刘杨早已得到线报。他站在阁楼上,望着远处尘土飞扬的队伍,对儿子冷笑道:\"看见没?这是要把'行贿'二字写在脸上啊。\"

当刘林昂首阔步踏入正厅时,发现刘杨竟只穿了件半旧的深衣,正在案前练字。见他进来,连笔都没搁,只是掀了掀眼皮:\"刘丞相来得真早。\"

刘林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清清嗓子,一挥手:\"抬上来!\"

二十口大箱\"哐当\"一声落地。刘林亲手打开最华丽的那个,捧出一尊三尺高的金佛:\"此乃天竺高僧开光过的...\"

\"放那儿吧。\"刘杨笔走龙蛇,眼皮都没抬。

刘林额头开始冒汗。他急忙又掀开一箱:\"这是南海...\"

\"刘丞相。\"刘杨突然搁笔,似笑非笑,\"你觉得本王缺这些?\"

邓晨见状,赶紧上前打圆场:\"王爷明鉴,这些不过是见面礼。我家陛下还许诺...\"他故意顿了顿,\"河北五郡的赋税...\"

\"邓天师!\"刘林急忙打断,压低声音道:\"这条件怎么能现在说!\"

刘杨眼中精光一闪,假装没听见,反而指着金佛问道:\"这佛像眉心镶嵌的,可是血玉?\"

刘林以为终于引起兴趣,顿时来了精神:\"王爷好眼力!此玉采自昆仑山巅,百年难遇...\"

\"可惜啊。\"刘杨长叹一声,\"当年成帝赏给我祖父的玉佩,也是这般成色。\"他突然话锋一转,\"说来奇怪,王郎既是成帝之子,怎么连汉室赏玉的规制都不懂?这镶玉的手法,分明是新朝的工艺。\"

刘林脸色\"唰\"地白了。邓晨在心里给刘杨点了个赞——这老狐狸果然厉害!

\"这、这...\"刘林急得直搓手,突然福至心灵,\"王爷明鉴!实在是...是陛下流落民间太久...\"

邓晨差点笑出声,赶紧假装咳嗽掩饰。刘杨则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哦~原来如此。\"他慢悠悠地卷起竹简,\"那刘丞相回去告诉'陛下',就说老夫年纪大了,这些新奇玩意儿,还是留给年轻人吧。\"

刘林还想再说什么,邓晨连忙扯他袖子:\"刘公,王爷要练字了...\"

走出王府,刘林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