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的时间悄然而过,东魏境内,浩浩荡荡的征粮行动,依旧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官兵仗着背后是朝廷,奉旨行事,许多人趁着收粮之际,大肆搜刮,欺压百姓。 东魏人心惶惶,百姓人人自危,私下里恨透了官兵们的剥削。 终于,在这样惨无人道的高压下,五天后的一个清晨,东魏北方的百姓,高举义旗,开始对抗朝廷。 一时间,各地争相响应,面对百姓的群情激愤,地方官员难以招架,只能不停的向朝廷送折子。 东魏朝堂在得知情况后,立马派人把消息送到前线。 苍南郡衙门,司马枭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紧皱,面色说不出的凝重。 “陛下,发生何事了?”一旁的赵伯渊赶忙询问,急的不行。 “你看看吧。”司马枭将奏折递给他,将消息说出,“因为征粮的事,北方乱了。” 什么! 一众将领面色骤变,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百姓起义,内忧外患。 “我的意思是,派人领五万大军前去镇压,然后与李如虎决战,不能再拖下去了。”司马枭说出心中的想法。 趁着军中还有些余粮,做最后的殊死一搏。 将领们心乱如麻,都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盲目听从司马枭的话。 可赵伯渊是个有主见的人,他犹豫再三,还是说出内心深处的想法。 “陛下,要不咱们向大渊称臣吧,这样百姓也能免受战苦,陛下你也能继续统治东魏,只不过是换了个名号而已。” 古往今来,也有这样的例子,仗打不过向敌国的皇帝俯首臣服,保留自己的国土,作为番邦纳贡,废除自己的帝号。 听话点就不会有事。 司马枭面色猛变,扭头死死盯着赵伯渊,眼中有错愕,愤怒,更多的是不解。 “伯渊,你可知你在说什么吗?!”他气得大声质问。 这些年来,多少次生死危机二人都携手闯了过来,从来没想过投降。 可今日,面对敌国,这位曾经最好的朋友,下属,却主动劝降。 司马枭不能理解,也接受不了。 “陛下,局势已成死局,何苦非得要最后一博,拖着东魏数以千计的百姓们下地狱呢?” 赵伯渊也有些急,不再隐藏,毫无顾忌的说心里话。 以往他不服输,那时还能看到扭转乾坤的希望。 但现在不行了,内忧外患,前方有李如虎数十万大军虎视眈眈,还有整个大渊在支撑着,提供助力。 正面突破,完全打不过。 国境内,百姓起义,而且至今还不知道霍去病领着的数万骑兵在哪里。 如此恶劣的局面,失败一眼就能看清,继续打下去,受苦的还是百姓。 最重要的是投降,仗着目前不算太糟糕的局面,还能跟大渊皇帝谈判,说不定可以做个异姓王,继续守着东魏。 这就是赵伯渊的考量,既不害了百姓,也不害了恩人司马枭。 两全其美的办法。 但他还是低估了司马枭的气性,宁可玉碎,绝不瓦全。 “今日朕把话放在这,都是多年的兄弟,若不愿赴死,那就去投靠大渊,我不阻拦。” “但想让朕向别人称臣,绝不,绝不可能!!”司马枭气的大吼,直接起身大步离开。 他是真的伤心了,最好的兄弟居然让自己投降,换谁都难以接受。 皇帝离开,众人群龙无首,只能把目光落在赵伯渊身上。 “赵王,到底该怎么办,你给拿个主意啊!” 大厅内,赵伯渊凝望着门外那远去的背影,在心中沉思,良久后,他无奈的叹息道。 “唉,我等受陛下厚恩,倘若劝谏无用,那只能以死相报了。” “周成,王五!” “末将在!”厅中,两
第192章 大乱(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