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先谷攻讦(2 / 2)

部分死守黄河渡口,防止楚庄王过河侵犯,然后率领大军回到晋国都城,将部分军队立即调往河东,韩塬,魏邑,防范秦国人侵犯。

另外一部分调往西北汾隰,防止翟国和赤狄侵袭,等到所有部署完毕,荀林父然后把兵符交给士会,然后写了一份请罪书,让士会带给晋景公,随后回到自己家中等待晋景公处置。

士会和其他人回到都城绛城,立即进宫面见晋景公,晋景公早就知道他们回来了,于是召集群臣朝会。

士会等人赶紧跪地请罪,然后又拿出来荀林父的请罪书,晋景公打开一看,上面写道。

罪臣荀林父稽首顿首,死罪死罪,敢直陈于君侯驾前:

邲之战败,罪在中行林父。此役丧师辱国,令君侯蒙羞、社稷蒙尘,臣虽肝脑涂地,难赎万死之辜。

然事已至此,恳请君侯容臣一诉肺腑,虽碎身万段,无复恨矣。

夫为三军主帅者,当察天时、审地利、驭人心。楚师围郑,臣奉命驰援,既至黄河,闻郑已服楚,便欲还师,此乃首误——不知“晋楚争霸,非战不能立威”,怯懦避战,先丧士气。

及先谷将军“主战渡河”,臣不能制其行,反从众而进,此乃再误——身为元帅,威不足以服众,令不能行于军,致三军号令纷纭。

至于魏錡、赵旃轻锐犯敌,实因臣平日训诫不严,致其恃勇而骄、临战无纪。凡此种种,皆臣之过,与诸将无涉。

君侯素知,先谷乃先轸之后,累世忠烈,此次渡河,实因“耻于晋师退缩,欲扬国威”,虽行止过急,然初心可鉴;

魏錡、赵旃虽有冒进之失,但皆以死战报家国,阵前亦斩将夺旗,足见忠勇。

特别是魏錡,仁义之致,助荀首万军阵中寻子,射死楚国大将连尹襄老,活捉公子谷臣,为我晋国挣回一丝脸面,当勉励之。

若因一时之失而加罪于众将,恐寒三军之心,更令敌国荆蛮称快。

臣闻“主将无能,累死三军”。今日之败,全在臣一人之愚钝。

恳请君侯治臣死罪,以谢晋国列祖列宗,以安朝野臣民。至于诸将,伏望君侯念其浴血之劳、报国之诚,宽宥其过。

臣虽死,亦敢断言:诸将必能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他日报君侯、复晋霸!

臣林父再拜叩首,泣血陈辞。

欢迎阅读下一章,战后追责。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