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景公听了士会和韩厥汇报,这才知道,先谷是罪魁祸首,而魏錡,赵旃,赵同,赵括,以及栾书等人,为了私利,故意和荀林父作对,导致邲之战大败。
晋景公大怒,立即要求韩厥以军法处置这些人,士会一看心说我的祖宗啊!这可万万使不得。
晋景公询问为何,士会道:“国君,你知道为何先谷躲在原城不回来吗?”。
原城那是他们先氏封地,微臣听闻,他在自己封地已经召集私兵,并且原城紧挨着赤狄,一旦国君公开处置先谷,只怕这孙子要勾结赤狄,入侵晋国。
晋景公道:“他敢……老子立即御驾亲征,剿灭先谷”。
国君,那我问你,如果治罪先谷,荀林父要不要治罪。士会问道。
晋景公眉头一皱,荀林父是个废物,一块治罪,寡人让你顶替他的位置。
士会赶紧道:“不可,如果荀林父,先谷治罪,魏錡,赵旃,和赵同,赵括,赵朔,栾书这些人都有罪,是不是一起治罪”。
晋景公一拍桌子道:“这些人只知道为自己私利,完全不顾国君利益,干脆全部清理出朝堂,让忠臣良将顶替他们,三军六卿大换血”。
士会道:“那国君可就危险了,想想晋灵公是怎么死的,行,暂不说晋灵公,说说我们的老对手楚国吧!”。
当年城濮之战时候,楚国情况和我们晋国现在一样,斗氏一族权倾天下,楚成王就像如今的国君。
当时咱们城濮之战战胜,晋文公并没有高兴,反而有仇,是因为当时他想要追击成得臣。
当时司马韩厥就曾提出,穷寇莫追,“困兽犹斗,况乎国也”,直到最后成得臣被楚成王杀了,这才解除了晋国威胁。
现在六卿架空国君,当年成得臣和子上,子西等人架空楚成王,情况是一样的,楚成王总想夺回权力,居然借助城濮大战,让成得臣孤立无援,最后兵败被杀。
这是变相帮助晋国杀了成得臣,现在杀荀林父和治罪六卿,等同于帮助楚国杀害自己人。
作为国君一定要稳住朝堂,而楚成王是用来极其自私的手段,想要以雷霆手段从斗氏手中夺权。
其结果可想而知,这一举动遭到了楚国斗氏,以及其他家族的激烈反应,原本城濮之战楚国并没有丧失多少军队,和我们这次一样。
如果他重整旗鼓,两年内楚国就能再次抗衡晋国,没准还能称霸天下,将先君文公掀翻。
可是楚成王目光短浅,不会逐渐削弱斗氏,而是用极其粗暴的方式杀了子玉,其结果就是,楚国从此一直被晋国压制。
最后楚成王的儿子被斗氏利用,楚成王落得一个被儿子杀死夺权的结果,然而楚国并没有就此安稳。
楚成王造成的政治动荡继续蚕食着楚国,然后就是斗克黄,斗般谋反,一直到楚庄王继位之初,仍旧是内乱不止,随后斗越椒谋反。
但是你再看楚庄王,上任后吃喝嫖赌,不务正业,来麻痹斗氏,逐渐安插自己势力,最后一举剿灭斗越椒,夺回王权,成就楚国霸业。
国君,赵氏,先氏,栾氏原本不和,但是如果您盲目处置了这些人,到时候先谷和赵氏,栾氏就会联手对付国君,咱们晋国权臣里克当年杀二君,诛杀群臣的事情历历在目。
再说了,即便这些人不谋反,您一下子杀了这么多六卿和军大夫,整个晋国军队将会出现震荡,楚国,秦国,赤狄,白翟可就高兴了,于是群而攻之,晋国危已。
国君何不将此事暂且搁置,对于魏錡,赵旃和赵朔,赵同,栾书等人,他们不过是为了自己利益,虽然做出不当之事。
但是关键时候,他们仍旧能深明大义,维护晋国权益,国君放过他们一马,反而会使得他们感激国君宽宥之情,定然忠信保国。
晋景公听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