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尘缘未了寻旧梦,仙踪再现续新篇(2 / 4)

空。

城门外已是一片混战,羌人骑兵挥舞着弯刀在阵中冲杀,汉军将士虽奋力抵抗,却因粮草不足、指挥不力,渐渐落了下风。

杨再兴攥紧腰间佩剑,急声对杨继瑶道:“瑶儿,你速回长安,将此处的情形禀明刘曜,让他速调粮草、整饬防务!”

话音未落,他已翻下马背,提着赤月枪,借着风沙掩护,悄无声息地潜入羌人腹地,伏在一处土丘后窥伺。

待到午后,三族酋首齐聚山谷大帐议事,帐外却只布了千余护卫,防备远算不上严密。

杨再兴见状,眼底寒光一闪,心里已有了计较:若能趁机斩了这几名酋首,三族群龙无首,这场边乱,或许便能先压下去。

入夜后,杨再兴换了身玄色劲装,长枪斜背在脊骨处,借着沙夜色摸向大帐。

帐外护卫正围着篝火赌酒,他屏气蛰伏,悄无声息贴到帐边,猛地抽枪——寒芒一闪,枪尖便已刺透最外侧护卫的喉咙,连声闷哼都未让他发出来。

不等旁人惊觉,他已纵身扎进人群,长枪舞成虚影,左挑咽喉、右刺心口,转眼便撂倒十几名护卫。

继续阅读

此时,帐内猛地传出怒喝:“来得好!”丁零酋首掀帘冲来,弯刀直劈他面门。

杨再兴侧身避过,枪杆横扫如铁鞭,重重砸在对方腰肋,丁零酋首惨叫倒地的瞬间,他挺枪要刺,却被斜里扑来的羌人酋首架开。

这羌人酋首生得铁塔般,狼牙棒砸在地上震起沙尘,杨再兴虎口微微发麻,竟被逼得连连后退。

缠斗间,柔然酋首已带着护卫围拢,刀枪剑戟从四面扎来。

杨再兴虽枪法精湛,却架不住人多,更兼百年修行卡在瓶颈,气血远不如巅峰时充沛,渐渐便没了力气。

眼看狼牙棒就要砸中肩头,远处突然滚来马蹄声,伴着声炸雷似的大喝:“汉军校尉刘裕在此!尔等蛮夷,还不束手就擒!”

声落,只见一骑小将白袍如飞,手持长刀冲在最前,刀光过处,羌人护卫连人带马被劈作两半。

不消片刻,刘裕便已冲到近前,长刀直劈羌人酋首面门,逼得对方回棒自保。

杨再兴趁机喘息,长枪直刺柔然酋首心口,却被对方偏身躲过,只划开道血口。

“义士,快上马!”刘裕策马到他身边,伸手将他拽上马背,调转马头就往外冲。身后百余骑兵结成锋矢阵,长刀挥舞着劈开一条血路。

杨再兴坐在马背上,看着身前那道白袍背影,心头暗惊:这小将年纪虽轻,却胆识过人,刀法更是凌厉,一刀下去,竟能将羌人骑兵连人带马劈作两半,这般狠厉身手,将来定是个能搅动风云的人物啊!

冲出山谷后,众人在一处废弃的驿站停下。刘裕翻身下马,伸手将杨再兴从马背上扶下,而后抱拳行礼:

“某家刘裕见过义士!方才见义士枪法如神,不知高姓大名?”

杨再兴看着眼前这张英气勃勃的脸,刚欲开口作答,心中却猛地一怔,满脸惊讶地道:“你便是刘裕,刘德舆?”

刘裕闻言,先是一愣,而后爽朗一笑:“正是在下!义士竟听过某家名字,倒是让我有些意外啊!莫不是我这名声都传到关内去了?”

说着,他挠了挠头,又将话拉回去:“些许薄名,当不得义士这般郑重。还未请教……”

杨再兴笑着抬手打断他:“名字不过是个称呼,不值当提。倒是将军你,年纪轻轻便敢带着百骑冲阵,这份悍勇,确有几分当年甘兴霸百骑劫营的影子。”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后,杨再兴忽觉丹田发暖,方才生死搏杀间,心里堵了百年的执念竟松了道缝。

那道卡得他喘不过气的金丹瓶颈,竟隐隐有了松动的迹象。

他心头一紧,忙对刘裕拱手:“此番,多谢将军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