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春节花市与乡村巡演里的促销计划(1 / 3)

连续几日,小洋楼里都静得只有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偶尔夹杂几声翻书的轻响——凌晨正沉浸在这种无人打扰的节奏里,一边啃着古代文学的考点,一边赶画《萍踪侠影录》的分镜。

这天午后,院门外突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伴着几句爽朗的招呼,他抬头一瞧,竟是大伯公和创辉舅舅并肩走了进来。

“阿晨,躲在这儿享清福呢?”大伯公嗓门洪亮,手里提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刚炒好的花生,还带着热乎气,“你创辉舅舅特意从靖远石坎老家过来,说有桩事得跟你聊聊。”

创辉舅舅刚坐下,就从随身的布包里往外掏东西——几个巴掌大的青瓷花瓶,釉色莹润,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山水纹;还有两个敞口花盆,边缘捏着精巧的云纹,看着就透着股雅致。

“阿晨,你瞧瞧,”他把样品往桌上摆,语气里带着点自豪,“这是我们石坎老家陶瓷厂新出的样式,师傅们的手艺没得说,就是在广州没门路,销路一直打不开。”

他顿了顿,眼神里满是期待:“你在广州人面广,又是搞文化街、做传媒的,能不能帮衬一把?这些瓷器要是能进你的文化街店铺,或者借着你的活动露个脸,说不定就能打开局面。”

大伯公在一旁帮腔:“是啊,这厂子是石坎的老招牌,多少乡亲指着它吃饭呢。你舅舅为这事跑了好几趟广州,就盼着能找个靠谱的路子。”

凌晨赶紧放下画笔,泡上茶,拿起一个花瓶细细端详。指尖抚过冰凉的釉面,纹路细腻,手感扎实。他想起广府文化街里正缺些有本地特色的手工艺品,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陶瓷,倒正好能填上空缺。

“舅舅,这些样品我留下了,”他抬头笑了,“广府文化街的店铺可以先上一批货试试,我再让风雅颂传媒那边策划个‘非遗手作展’,把陶瓷厂的工艺也加进去。销路的事,您放心,我来琢磨。”

创辉舅舅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好小子!就等你这句话了!老家的师傅们要是知道了,保管高兴!”大伯公也跟着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里都透着欣慰。

楼里的宁静被这桩实在事填满,倒比先前的独处多了几分人情暖意。凌晨看着桌上的陶瓷样品,忽然觉得,自己在广州闯的这些路,能帮衬到老家的人,才更有意义。

创辉舅舅拿起一个青瓷小花盆,摩挲着边缘的云纹,语气里带着股干劲:“晨仔,说起来还得谢谢你。你带头设计的那些艺术陶瓷,还有工业陶瓷的瓷片、瓷砖,香港那边的订单稳得很,东方博程公司不停地加单,我索性扩了两条生产线——一条专攻艺术陶瓷,另一条就做工业装修用的瓷片瓷砖。”

他顿了顿,眼里闪着光:“公社周书记一听是你的主意,拍着胸脯支持,说要多少地、多少人力都给协调。只是生产线扩了,工艺陶瓷这边就得增加品类才行。先前你提议过做花瓶、花盆,我记在心里,这才赶制了这些新样品,特意带来让你多参详参详,看看款式、纹样还得怎么改,才能更合广州、香港那边的胃口。”

说着,他又从布包里掏出几个样式更精巧的样品:有带缠枝莲纹的笔筒,有绘着鱼虾图案的小瓷盘,“你是搞文化的,眼光毒,给把把关,咱们争取让石坎的陶瓷,不仅能铺进高楼大厦,还能摆进寻常百姓家。”

大伯公在一旁捻着胡须,慢悠悠地接话:“文化街能展示是好,但最好再跟文艺界搭搭线,让这些瓷器多露露脸。”

他话音刚落,凌晨忽然一拍大腿,眼里亮得惊人:“舅舅!我想到了!今年春节,羊城要重启春节花市了!”

他转向创辉舅舅,语气里满是笃定:“咱们去花市抢个摊位,把石坎的工艺陶瓷都摆出来——花瓶、花盆、陶瓷艺术公仔,还有你新做的陶瓷背景画,连建筑瓷片、瓷砖地板的样品都带上。就借着这花市的势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