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大风起,金戈铁马袭燕云。
赵元始二年,十月底。
大王店之战后,赵国皇帝不甘失败,集中兵力,发动了沧州战争。
而此刻,河北梁国军团节节胜利,自是没有惧怕的道理。
一时间,梁赵精兵,再次争雄河北。
赵国皇帝与玄武将军杨延,围绕着河间、沧州两郡,
与梁国数路兵马,爆发了激烈交锋。
战旗潇潇,铁骑滚滚,
号角嗡鸣,战鼓震天。
梁卒与赵兵,一方要围杀沧州,一方要救援沧州。
二十余万赵军与四十万梁军,在河间郡、沧州郡的狭长地带,展开了血与火的搏杀。
这是征服北狄、剿灭高句丽的北国赵军,
与平定中原,建立强大王朝的梁军,围绕河北进行的又一场生死大战。
河沧之战若和五龙山相比,那么后者最多就算是文斗。
这一场战争,自九月底开始,战至十月底,
双方主力精锐齐出,兵马调动频繁,
歼灭、合围、突袭、偷袭……等等,各种战策,奇谋频出。
两军主力足足打了一个月,依旧绞杀在一起。
情况很明显,赵国皇帝铁了心要灭齐宋两王,
梁军尽管作战艰难,但他们如果退后,等于坐视两王被灭。
如此情况,河北梁国战力下降三成,将再不能与赵国争雄。
可河北如此重要的战争面前,
北伐大都督似乎失去了过往的神力。
梁国河间大军,无数精兵猛将,在西马县、孟镇等地,迟迟没有打开局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包围圈里的齐宋两王一天天的衰弱,
沧州黄羊、常郭两城,宁则与南野的军营据点,眼睁睁的被赵军一个个拔除。
至十月底,河沧大战的胜利天平,似乎在渐渐向赵军倾斜。
------------------
易州郡。
白马渡。
赵帝行宫之上,朱红金边旗帜,在北风中猎猎作响。
十一月了,天气渐寒,
铁坨子做的双层歇山顶窗户,已经关上。
随着熟悉的北风吹阑窗,‘嘎吱’作响,
赵军更适应的冬天渐渐来了。
“报,启禀陛下,西马县被上官将军夺回,梁国侯俊已经退回河间。”
“报,启禀陛下,朱雀军按照预定计划,拿下宿县与大王店等地,魏军暂时归路被断。”
“报,启禀陛下,玄武将军杨延于黄羊城外,大破齐宋联军,宋国郝大旗被玄武军赵阿四部所杀。”
“报……报……报……”
一条条消息,在赵国传令兵来来回回的脚步声中,迅速汇总到了易州赵营。
赵帝龙榻上,周云仔细看了各方战报,
不得不承认,杨重楼这个人的水平,还是很高的。
哪怕是赵军预先布置了战场,围绕平舒城的阻击战争,赵军依旧打的非常艰苦。
梁军顶着劣势,能打出这样的效果,已经超过了周云的预计。
虽然此刻,河沧大战的兵力,是赵军二十五万,打击梁军四十余万人。
但自古战争,从来不是看兵力多寡,而是由双方军力决定的。
且军力也不是一个固定值,它随时在变化。
比如赵军骑兵在河北,那一千铁骑拉开打,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军力极强。
可如果这一千骑兵去攻城,那它的军力比不上步卒。
甚至说,一千骑去了山地、蜀地,那军力就会很低,
说不好听点,不见得有一个山里猎户骁勇。
赵军在东线战争,步军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