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宫,
奇花异草繁多。
大亭子里,随着李信这句话落下,
周云跟周母先是一愣,随后都笑了起来。
很明显,太子不愿意待在幽州,想去陇西打仗。
可,场面……有些尴尬。
李信愣在亭子中间,小眼睛一眯一眯,不知所措。
父皇跟祖母一直在笑,
马桐跟周伯一看也知道,肯定是在憋着笑的。
怎么回事?同不同意给句话啊。
见大亭里,众人不怎么搭理这件事,李信决定下点猛料。
“父皇,孩子乃是深思熟虑的。陇西这一场是苦战,可没有满朝文武说的那么轻松!”
“弄得不好,被余老三搞掉关中主力,那可就麻烦了。”
“哦,哈哈哈。”李信如此一说,皇帝周云还真来了兴趣,
“信儿,那你倒是说说看,要是说对了,朕就考虑考虑。”
不得不说,
李信在兵事上的水平跟文事上,完全是两个概念。
此刻,他叫仁寿宫的太监,拿来了雍凉二州的舆图。
随后在花园里捡了几块鹅卵石,就开始了他的兵推。
“老余……余建山此人,用兵极为严谨,其实一直是圣武皇帝手里最能打的那个。”
“他在街亭、广魏、眉县,发展的都是不对称打法。真要是赵军进了山林。军力其实跟楚军差不了多远。”
“以儿臣之见,最多就赵六楚四,甚至还可能是五五之数。”
“如果陇西之战的将领,意识不到这一点,那等待赵国的,极有可能是一场大败……”
仁寿宫,大亭里。
皇帝周云听见李信的分析,只是默默点头。
可周伯跟马桐,内心却是翻江倒海,惊恐不已。
李信对于陇西之战的看法,以及所进行的兵推,竟然跟皇帝周云有九分相似。
双方的关键点,战术理解,甚至对于难度的把控,几乎都如出一辙。
如果硬要说不同点。
那就是皇帝周云更侧重于后勤跟民生,击败余建山的方法,多围绕持久战。
而太子李信,更多的是关注于战场本身,用兵法、兵势,在陇西寻找胜利。
“所以说,这一战,孩儿还真得上,其他人不一定是余建山的对手。”
大亭里,
明空、周伯、马桐都听得面色凝重,
太后则是云里雾里,表情一言难尽。
只有皇帝周云,淡然一笑,冷冷鄙夷道,“说完了?”
“说……说不,说不完了吧。”太子李信支支吾吾,他有种不祥的预感。
“你说的这些,跟朕说的没什么区别。方才已经交待各位将军了。”
见李信不服,还想要开口,
赵帝周云抬手阻止道,
“信儿,你必须学会相信别人。你也必须学会接受他人的平庸。”
“记住了,任何事不是你一个人能干完的。”
“这里都是赵国肱股之臣,朕也不怕说。如果,陇西实在要败,那就让它败吧。”
“让赵国的这些骄兵悍将清醒清醒也好,别说陇西,即使关中丢了,朕也兜得住。”
仁寿宫,大亭里。
周伯还好,毕竟是皇帝的大哥,必然是赵国心腹之臣。
马桐闻言,则是感激万分,
赵国皇家如此信任,这次陇西,他必须打出定襄军的风采。
大亭中间,舆图旁边,
李信咂摸咂摸小眼睛,计上心来,正想再说时,
一道急促的声音,自花园传来,打断了太子的话,
“大哥,不好了,不好了!出大事了。吏部侍郎魏行远堵你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