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将军又在爬摄政王墙头(37)(3 / 4)

再敢胡言,挑拨朕与皇叔关系,下场便是如此。拖出去!”

打着瞌睡的黎安掀眼皮瞅了他一眼,正在气头上的小皇帝没看见。

沉默几息,黎安轻咳了一声,幽幽道:“专横独断,为君者之大忌。”

小皇帝心里一跳,转了头想解释,但当着朝臣的面,动了动嘴,最后只能是又将嘴闭上,拿一双圆杏般的眼看着黎安,连委屈的神色都克制着收在眼底。

黎安眸色微动,叹了一声,“典法律例,不可随君王心意而变。君王行事,需得能服众。”

小皇帝撇撇嘴,眸子一转,张口就来,“按《大晟律例·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所言,无凭中伤皇室宗族者,杖三十。《新编民法》第一百三十六条所言,构陷他人,情节严重者,贬谪、流放、入狱、去籍等视情况轻重而定。”

背了两条律例,小皇帝这次有理有据,“皇叔辅国,劳苦功高。朕尚且年幼,诸多事宜尚需仰仗皇叔。此人无凭无据中伤皇叔,意图挑拨朕与皇叔之间的关系,是在威胁国之安稳。”

说着,他又追加了惩罚,“此乃祸国重罪!来人,将其收押入狱,流放北原,服苦役十年!”

底下朝臣都听愣了。

光听摄政王那几句,还真当他是忠君之臣了。

朝臣正心里嘀咕着呢,小皇帝给他们背上法典了。

老太师一派是有些欣慰的,皇帝长大了,也许摄政王也没那么不可理喻。

但下一刻,这加责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偏偏小皇帝还有理有据。

对的呀,没问题啊,法典上是这样写的,危害也确实是有这么严重。

但加上黎安先前那几句,怎么就那么不对劲儿呢?

过了一会儿,有朝臣反应过来了。

这不就是在教小皇帝钻律法的空子,光明正大地徇私吗?!

关键,他们还不能说他枉法。

他张口能给他们背一段儿法条。

这一出之后,想借着黎安对小皇帝放权之事,打算教唆小皇帝跟黎安对立的世家大族,立时歇了心思,转而给老太师上眼药。

老太师看着趴在奏章上,蔫儿了吧唧地说不想当皇帝的小皇帝,转头看向一旁悠闲喝茶的黎安。

这才是他不想当皇帝的原因吧?

察觉到老太师的视线,黎安抬眸瞅了龙案,无情提醒,“中书省还有一批折子,陛下如此懈怠,下午的游园怕是得推后了。”

小皇帝倏地爬了起来,“不用推后!这些折子,朕马上看完。”

他好不容易有一天不用写作业,可不想把时间都花在批奏章上。

见小皇帝又有了干劲,黎安继续低头看自己的话本子。

老太师在一旁看得脸皮直抽抽。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从当了这天子帝师,他已经不劝小皇帝提防黎安夺权了,他只盼小皇帝能别撂挑子,让黎安当这皇帝。

就黎安这奏章多看一眼都嫌的人,真不敢想,这国到了他手里,会是什么模样。

见多了黎安躲闲的懒散样,老太师都快忘了这人把持朝政时是什么模样了。

回想起来的,都是跟如今没什么两样的万事莫沾边。

可当他真的收起那懒散时,便是这朝堂变天的时候。

……

渝州水患紧跟着旱灾而来。

干旱了许久的土地,突逢连绵大雨,山体各处滑坡,一时间殃及多处村落乡镇。

渝州七城,有五城堤坝被山洪摧毁,大水顺河而下,淮州临近三城皆受灾殃。

水灾往往连着瘟疫。

事情的起因,便是一处受灾乡镇爆发瘟疫,其地方官却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