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轻易?
正疑窦丛生时,后方蹄声如雷震地,中军大队已拥着“杨朗”疾驰而来。那替身戴着人皮面具,穿着蟠龙明光铠,远观与真杨朗别无二致,扬鞭喝道:“全军入城!不得延误!”
杨郊见大军涌动,心下稍安:纵有阴谋,我三万儿郎岂怕他瓮中捉鳖?
遂引先锋军拍马入城。
才过瓮城,却见长街两侧人声鼎沸,百姓们箪食壶浆,挤挤挨挨拦道相迎。
有个鬓发斑白的老妪,颤巍巍将一篮熟鸡蛋塞给少年兵士:“小子们这般盔明甲亮,莫不是西夏人又不老实了?多吃些蛋才有力气!”
那小兵面红耳赤不敢接,老妪竟直接往他銮袋里塞。
又见几个垂髫小儿攀在茶楼栏杆上,咿咿呀呀唱道:“青龙旗,过河西,保得咱百姓卖马匹——”
酒肆掌柜更是抬出整瓮桑落酒,拿着木勺挨个给军士舀酒。
满城但闻箜篌琵琶并羌笛声,妇女们捧着新采的樱桃、桑葚,追着马蹄往鞍袋里填塞果品。
端坐马上的“杨朗”见此情景,眉间愈见凝重。
手中马鞭轻敲鞍桥,暗思道:康白乃百战国公,岂有不战而降之理?这些百姓箪食壶浆,倒像是早知我军行程。若真是忠心王事,何须这般殷勤至谄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当下也不敢怠慢,振臂高呼:“父老盛情,杨某心领!然军情如火,岂敢耽于酒食?”
旋即厉声传令:“全军不必下马,即刻穿城而过!”
令旗挥动间,三万铁骑如青龙游走,马蹄在青石板上踏出急雨般的声响。
百姓们尚捧着酒食怔在原地,大军早已旋风似的卷过长街,从东门呼啸而出,只留下漫天征尘浮沉不息。
那青龙卫没走多久,西宁城外,骤起一阵泼天也似的蹄声。
这声响却与先前青龙卫的轻疾不同,但闻地皮震颤,金石交击,恍若天河倾泻,铁山崩摧。
月色下只见三千铁骑如黑云压城,人皆罩玄色铁甲,马尽被连环锁铠,唯露双目寒光凛凛。那马上军士手持丈八马槊,鞍悬铁骨朵,腰间还别着短柄铁锤,正是大华军中最为精锐的展旗卫重骑营。
当先一杆黑水大纛旗,绣着翻江倒海的玄蛟,迎风猎猎作响,直教星月无光。
排头一将,生得环眼虬髯,面如锅底,正是展旗卫大将军刘文典。只见其猛勒缰绳,那披甲战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裂石穿云的嘶鸣。
刘文典环视洞开的城门,又见街市间百姓惊惶四散,酒食果品撒落满地,不由浓眉倒竖。
忽见一厢军都头连滚爬来跪倒,刘文典劈手揪住其襟口,声如炸雷:“英国公何在?城门因何洞开?守军都死绝了不成?”
那都头被他拎得双脚离地,战战兢兢答曰:“英国公已领亲兵出城,临行有令,若见青龙卫至,不可抵抗,还要……还要供给酒食……”
话音未落,刘文典猛地将人掼在地上,暴喝声震得檐上瓦片簌簌作响:“好个康麻子!真真是老奸巨猾的狗彘奴!这般行事,与开门揖盗何异!”
环眼扫见道旁老妪搂着孙儿瑟瑟发抖,篮中鸡子滚落一地,刘文典忽觉胸中燥火愈盛。
他猛地抽出马鞭凌空一抽,炸出个凄厉的响哨:“全军听令!休管这些鸟事!给老子追他娘的青龙卫!”
三千重骑应声如雷,铁流顷刻涌过城门。那玄甲与城门摩擦迸溅火花,马蹄踏得青石板碎裂飞溅。
途经长街时,但见家家户户门窗紧掩,唯有几个胆大的从窗隙偷窥,见这黑甲森森的军容,比之先前青龙卫更添十分杀气。
刘文典一马当先冲出东门,忽见道上留有新鲜马蹄印迹,当即俯身以马鞭蘸起些许泥土嗅察,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