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也涨了不少。我想着,多存些总是好的,万一将来有个什么事,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陆夫人沉默了片刻,她虽久居内院,却也听过些风声。前几日陆老爷退朝回来,脸色便不大好看,只说朝堂上争论不休,怕是要有变动。她虽不懂这些,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道理还是懂的,便点了点头:“你考虑得是。那你小舅舅怎么说?”
“小舅舅答应了,”陆昭华脸上露出些许轻松的笑意,“他说会尽快让人去办,先从周边的粮商手里收,不够的话,再从他自己的粮行调一部分。他还说,收来的粮食,一部分存在府里的粮仓,另一部分存在城外的几个庄子上,这样分开存着,也保险些。”
“你小舅舅想得倒是周全。”陆夫人松了口气,伸手抚了抚女儿的发顶,“难为你小小年纪,倒懂得为家里操心了。只是这事,你跟你父亲说了吗?”
“还没呢,”陆昭华摇摇头,“我想着先跟小舅舅谈妥了,再跟父亲说。父亲近日忙于公务,我不想让他分心。”
陆夫人叹了口气,眼里满是怜惜:“你呀,总是这么懂事。你父亲要是知道了,定会夸你的。”她说着,拉过陆昭华的手,轻轻拍着,“只是收粮食不是小事,耗费定然不少,你小舅舅那边……”
“娘放心,”陆朝华明白她的顾虑,笑道,“小舅舅说了,钱的事不用咱们操心,他先垫着,。再说了,我现在铺子赚钱也不错,等小舅舅粮食收好了,我一起给小舅舅。”
陆夫人这才放下心来,又絮絮叨叨地问了些锦绣堂的事,比如王安俊的身体如何,他生意如何,陆朝华都一一答了。
母女俩聊着天,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色已经全黑了,丫鬟们端上晚膳,四菜一汤,都是陆昭华爱吃的。
陆夫人一个劲地给她夹菜:“快多吃点,看你这几日都瘦了。”
陆昭华碗里的菜堆得像小山,她笑着说:“娘,我吃不下这么多,你也吃呀。”说着,也给陆夫人夹了一筷子她爱吃的糟鱼。
饭桌上的气氛温馨而宁静,仿佛外面的风雨都被隔绝在了院墙之外。陆昭华看着母亲温和的侧脸,心里忽然觉得安定了许多。不管将来有什么变故,只要家人都在,只要手里有粮,她就有底气去面对。
晚膳后,陆朝华又陪着陆夫人说了会儿话,直到陆夫人有些乏了,才起身告辞。走出韶光院时,月光正好,洒在青石板路上,亮得能照出人影。
春儿提着灯笼跟在她身后,轻声道:“姑娘,方才夫人看你的眼神,可真是疼惜得紧。”
陆昭华回头望了眼汀兰院的方向,那里的灯火依旧亮着,像一颗温暖的星子。她微微一笑,轻声道:“嗯,娘亲总是疼我的。”
夜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陆昭华拢了拢衣袖,加快了脚步。她知道,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但只要想到身后有家人的支持,她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
回到自己的院子,陆朝华让春儿把那盒东珠收进梳妆盒里,又让人去打听了一下城外几个庄子的情况,确认粮仓都已打扫干净,只等粮食运来了,这才安心睡下。梦里,她仿佛看到粮仓里堆满了金黄的稻谷,沉甸甸的,压弯了仓廪的横梁,而家人都在身边,笑着,闹着,一派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