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自求多福吧(2 / 3)

家父是康熙 大司空 3458 字 2个月前

这个狐媚子了!”

康熙每天装孝子,总不可能,当众忤逆母后吧?

“请母后息怒……”康熙还是很会装的,主动跪了。

他这一跪,满屋子的人,也都跟着跪了。

皇太后故意扭过头去,闹着别扭的不看康熙。

康熙一看这架式,全都明白了,皇太后真的很忌惮董鄂妃。

“十五阿哥,赏你了,赶紧领回去吧。”康熙摆了摆手,一副很嫌弃的样子。

“臣儿领旨谢恩。”禑谢了恩后,就领着战战兢兢的年氏出了宫。

登车的时候,因为腿软,年氏爬了几次,都没爬上车辕。

最后,禑看不下去了,索性把年氏抱进了车厢里。

大庭广众之下,很多人都看见了这一幕。

很快,禑喜欢狐媚子的流言,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禑听说了传言后,不由微微一笑,这种流言越多越好,有百利而无一害!

自从,狐媚子年氏赏给禑之后,就正式宣告了,他和大位彻底无缘。

对老四没有任何威胁的弟弟,老四才可能完全放心的重用!

大位的争夺,基本逻辑是,只要你有争夺的实力,即使没动心思,也是铲除的对象。

凭心而论,康熙的灵魂之问,恰好问到了要害上。

那意思是说,德妃,你不想把狐媚子赏给老十四,安的是什么心,以为朕不知道么?

次日,禑在内务府轮值的时候,李玉忽然来了,说康熙召他进乾清宫。

康熙见了禑,说的第一句话,居然是:“难为了你的一番孝心。”

呵呵,康熙不仅不是傻子,反而是皇帝里边,少有的精明人,他只需要回过神了,有啥想不明白的?

屋里就父子二人,禑也就不怕瞎说大实话了。

“回汗阿玛,养恩和生恩,在臣儿看来,一般无二!”

康熙听了这话后,不由频频点头,连养恩都牢记于心,父恩肯定不会或忘的。

实际上,王公大臣们,若有提前看好的秀女,或是儿媳妇人选,都会想方设法的给宫里递话,求个恩旨。

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两个豪横家族联姻,产生实力倍增的连锁效应,康熙也都会卖个人情,赏个薄面。

昨天的事儿,实际上,是康熙觉得德妃的心,偏到了月亮上,对不住禑。

谁曾想,禑居然主动挺身而出,想帮德妃背黑锅。

以康熙的耳目灵通,他当然知道,德妃不喜欢老四,而偏疼老十四。

“你是个真性情的好孩子。”康熙夸过之后,忽然来了兴致,就领着禑,悄悄的出了宫。

上次,禑和老十六一起逛街的时候,就曾偶遇康熙微服听戏。

这一次,康熙居然领着禑,去了前门外大街的街边饭铺,点了两份“炒或儿菜”。

炒或儿菜,也就是京城的炒合菜。但是,京里旗人,都把合读成或。

如今的京城里,合菜也颇有讲究。各种菜一起炒,那叫炒什锦;各种菜一起炖,那叫大杂烩。

出乎意料的是,康熙熟门熟路的,又点了两碗“折箩”。

禑定神一看,好家伙,所谓的折箩,竟是北京和上海曾经很流行的“烫饭”。

烫饭,也就是剩菜剩饭舍不得扔,当时又没有冰箱,索性把剩菜和剩饭一起煮了。

康熙小声说:“味道好极了,就是有点烫,必须慢慢儿的吃。”

结果,就在禑的眼皮子底下,康熙居然不顾体统的,一边转着碗沿,一边唆折箩。

没办法,刚出锅的折箩,真的很烫嘴,不转着碗沿吃,嗓子眼肯定吃不消。

填饱了肚子后,康熙又带着禑去听戏。

对于听戏,禑一直没啥兴趣。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