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三征准噶尔的时候,为啥一定要出兵十几万呢?
说白了,就是王剪的老办法,硬堆国力,像长城一样的平推过去,迫使楚军决战!
秦胜楚,秦胜赵,都是堆国力,平推硬耗的结果!
如果,赵国国力足够,不缺粮食,不怕硬耗,也就没有长平坑卒的惨剧了。
「殷特布,你呢?」康熙仿佛刚想起兵部尚书似的,扭头看向殷特布。
「皇上,江南绿营日渐腐朽,已经不堪大用了。倒是,直隶和陕甘的绿营,
尚有求战之心。」
兵部只管绿营,殷特布也就只说绿营的真实战力。
褐暗暗点头,清初时期的八旗权贵们,既有很多提笼架鸟丶飞鹰走犬的纳绮子弟,也有不少殷特布这种有见识的高官。
一个砖制皇朝,能够坐稳江山,根源就在于:统治阶级内部,必须能人辈出!
「小十五,朕给你五万兵马,替朕马踏汉城,可乎?」康熙最后才问褐,
显然对偶寄予了厚望。
在诸位皇子之中,即使是战功赫赫的老大,也从未独领一军。
可是,耦已经先后几次单独领兵出征或平叛。
尤其是最近的一次,褐节制直隶诸军,其地位和天下兵马大元帅,也大差不差了!
当着大家的面,偶的脑袋又没进水,肯定不可能扫了康熙的面子。
褐还是老规矩,征服朝鲜肯定可以马到功成,前提是,他有几个条件。
「回汗阿玛,尔东国,旦夕可破,不足为虑。不过,火器营必须跟着臣儿一起去朝鲜,福建水师必须听臣儿的节制。」
褐的立场站得极稳,平灭朝鲜小国,臣儿绝对没问题。
不过嘛,条件也是有滴!
不管哪个时代,不会跟老板谈条件的高管,肯定不是好高管!
褐想要火器营,康熙并不奇怪。但是,令康熙吃惊的是,褐居然想要福建水师?
不过,饱读史书的康熙马上想到了一个人:大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烈。
苏烈,字定方,乃是唐灭百济的首功之臣!
此时此刻,偶想的就是四个字:跨海登陆。
正如温达所言,朝鲜确实是小国。
但是,朝鲜号称三千里锦绣江山,是因为,南北的距离实在是太长了,对后勤补给造成了严重的压力。
但是,朝鲜的战略劣势是,东西太过狭窄,很容易被海上的敌军拦腰截断,
则首尾不能相顾,败相毕露。
和康熙的落伍军事思想不同,偶的战法,就是现代的斩首战术。
大军登船渡过黄海,突然从仁川登陆,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包围汉城,用重炮轰塌城墙,一战可定乾坤。
老十四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康熙不仅把他的建议,当作是耳旁风,而且,一张嘴就要给褐五万兵马。
这不是从门缝看扁了他嘛?
「简直是无稽之谈。元朝数攻倭国,却落得惨败收场,皆因狂风吹翻了无数战船。」老十四不愧是从小喜欢军事的家伙,他一张嘴就点明了要害。
渡海作战,最怕的不是朝鲜渣兵,而是威力无匹的台风!
十万吨的航空母舰,都需要提前躲避台风区域,更何况,最大百馀吨的小木船呢?
「四阿哥,户部三库如何?」康熙想用银子的时候,每次都要和老四扯皮。
老四哈下腰,恭敬的说:「回汗阿玛,户部没银子了——」大吐特吐苦水。
褐暗觉好笑,老四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康熙想拔毛,都难于上青天!
不过,老四兼管户部这麽多年,他要是手不紧,大清的财政支出,早就崩盘了。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