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刘连海已经吃饱了。
他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看着神采奕奕的李怀节,问了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你认为主政一方最主要的能力是什么?”
问完之后,他不等李怀节的回答,直接给出了答案。
“最主要的能力是要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动摇!
要改变一位主政官员的政治主张有很多种方法。
比方说,上级领导的建议、非正式命令;
比方说,商人们的种种围猎手段;
同事们的各种推诿扯皮,甚至是消极应付;
下级干部的执行力、执行方向等问题;
甚至还有老百姓不理解产生的各种舆论攻击、上访;
等等情况,不一而足。
如果经历了这么多的阻碍,还是不能动摇你最初的主张,你才算是一只脚迈进了主政一方的门槛。
如果你不能坚持自己的主张,你的前途也就到此为止了。这就是主政一方的基本素质,有坚持。
我遇到过不少优秀的青年干部,最终都倒在‘坚持’二字上。”
李怀节虽然没有经历过这些,但是,袁阔海遇到过,而且还不少。
李怀节曾经亲眼看到过,有省委领导通过电话打招呼,希望袁阔海在东平市土地使用上放开一点。
在袁阔海不为所动之后,这位省委领导连续批评了他一整年。一旦上了会,只要袁阔海在场,必然会被他以各种名义进行公开批评。
这个人就是前省委副书记张汉良。
可想而知,当时的袁阔海承受了多大的政治压力。
在当时,李怀节对袁阔海的理解,仅仅是从政策自身出发,认为袁阔海是在为东平市的发展做坚持。
直到今天,李怀节才对袁阔海的坚持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他不仅仅是在为东平市的发展坚持,也是在为自己的信念坚持,对自己的职守坚持。
这就是忠诚。
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
没有这种忠诚的信念,李怀节相信,袁阔海无论如何是坚持不下去的。
想到这里,李怀节对刘连海说道:“坚持是建立在忠诚的基础之上的。这是我从我的老领导袁阔海书记身上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一课。”
刘连海点点头,心里承认,李怀节的官场悟性确实非同一般。
他有这样的悟性,有很多话倒是可以跟他谈一谈。
“我身为省委书记,我眼里只有两种干部,一种是合格的,一种是优秀的。合格的干部占据大多数,优秀的干部凤毛麟角。
要成为我眼里合格的县委书记,其实很简单。
第一是政治安全,不踩三条红线。
中央巡视、省委巡视中,没有人头落地,正科级以上干部落马;
任内没有群体性事件升级到省委出面处置;
重大舆情72小时有效控制,不上全国热搜。
做到上面这三点,就算是不踩三条红线;
第二是经济保底,这里面涉及到GDP增速、财政自给率和债务违约。
这三点每个省的量化指标都不一样,就不展开细说了;
第三是干部队伍管控,在这一点上,全国的量化指标都差不多。
第一是无塌方式腐败,第二点是关键岗位主要领导无连续落马。
你自己对照一下,如果给你一个县,你能在很轻松的状态下,当一名合格的县委书记吗?”
李怀节想了想,答案是自己能做到这些,但一定不轻松。
所以,他很诚实地摇了摇头,说道:“小舅,我能做到,但不会轻松。”
刘连海点头,继续说道:“国家评选优秀县委书记的标杆是什么?
我告诉你,有三个硬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