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9章 你得做好经常吃面的准备(3 / 5)

对困难有认知,对目标有执着。

期间陆桐,陆桐的插话询问,问题都点在关键处,“物流成本你预计占比多少?如何控制在合理区间?”“和国镁、输宁这些线下巨头比,你的核心优势除了价格,还有什么能留住用户?”“品牌授权这一块,你现在做到什么级别?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孙伟民的问题则更具体、更接地气:“你的客单价目前是多少?未来提升空间在哪里?”“呼叫中心的投入和人员管理是怎么考虑的?”“线下渠道的经验,哪些你认为可以直接用在线上,哪些必须抛弃?”

刘樯东一一作答,有些数据信手拈来,有些问题则需要思考片刻,回答虽不能说完美,但都有回应,很多是他正在实践或准备实践的。

也没有夸夸其谈做不到的业绩,反而多次强调过程中的困难和需要克服的点。

李乐始终安静地听着,偶尔喝口水,不曾打断。

直到刘樯东全部说完,看向众人,房间里再次陷入一片寂静。

陆桐和孙伟民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颔首。

这时,李乐才笑着开口:“表师兄,思路很清晰,野心也不小。”

“我问两个问题。第一,如果要实现你刚才描述的五年后的业绩规模、市场占有率以及你理想的毛利率,你需要投入多少服务器来支撑网站流量和订单处理?需要多少货架和仓库面积来存放你计划中的SKU?需要多少辆配送车、多少名配送员来覆盖你目标中的城市?需要扩充多少技术、采购、客服人员?这些,你有一个初步的量化估算吗?”

刘樯东怔了一下,坦诚道,“这个,不瞒你说,具体的、详细的测算,还没有。只有一个基于增长趋势的大概方向性的估计。我知道这远远不够.....”

语气带着一丝窘迫,这确实是作为创业者“野蛮生长”阶段的短板。

而李乐似乎早有预料,没说什么,只是从身旁的沙发上拿起一份不算太厚但装订整齐的文件,递了过去。

“这是我们这边基于公开信息、行业数据以及一些....私下了解,对景东做的一份初步背调,以及基于景东的先是状况,还有我们的预期,进行的资源需求模型推演。你不妨看看。”

刘樯东略带疑惑地接过,翻过几页之后,瞳孔便微微一缩。

预计需扩建中心仓X个,前置仓XX个,对应仓储面积XXXXX平米,货架、叉车、PDA扫描枪等设备初步估算XXX万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预计服务器峰值负载需达到XXX,带宽需求XXXXM,相应年投入约XXX万元……

......

......

流动资金需求,基于SKU扩张及库存周转,峰值需预留XXXXX万元……

里面详细罗列了景东目前大概的服务器负载、带宽成本、仓储租赁情况、人力成本构成。更关键的是后半部分,基于不同的增长率假设,推演了未来三年达到相应规模时,所需的服务器数量及扩容成本、仓储面积需求及租金预估、配送车队规模及车辆人员成本、以及技术、运营、客服团队的人员编制和薪酬总额.....

数据细致到甚至包括不同城市仓库的租金单价差异、一辆配送车的年均维护费用、一名程序员的年度人力成本包。

虽然都是估算,但逻辑严密,参考的都是当前市场的真实价格和行业通用参数。每一项后面甚至还有简单的测算依据和假设条件。

这份报告,将他脑海中那个宏大的、但还有些模糊的战略蓝图,瞬间量化成了冰冷而具体的数字和资源需求。

这份报告,像一面冰冷清晰的镜子,将他脑海中激昂的战略蓝图,量化成了一个个具体、残酷、且所费不赀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