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普通物理、教育学、心理学……老师们激情澎湃,学生们眼神饥渴,笔记声沙沙作响。周小小很快感受到了压力。她的高中底子毕竟薄弱,尤其是英语,几乎从零开始。但她没有慌乱。多年修炼养成的强大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每天清晨,当室友们还在睡梦中,她已悄悄起床,来到宿舍楼后的小树林里,朗读外语,背诵古文。夜深人静,宿舍熄灯后,她还会就着走廊昏暗的灯光再看一会儿书。她的空间再次成为她秘密的武器。在需要绝对安静思考难题时,她会短暂进入,外界一瞬,内在却能获得更长的专注时间。空间里草药提纯的能量,也默默支撑着她高强度学习的身体消耗。她甚至尝试着用修炼时内视的方法来理解和记忆复杂的知识结构。

她的刻苦和飞速进步很快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尤其是数学老师,发现这个来自农村、平时话不多的女学生,思维异常清晰缜密。她的成绩稳步上升,从最初的中游,逐渐跃升至前列。

生活上是清苦的。国家的补助勉强够吃饭穿衣。饭菜少见荤腥,主食多是粗粮。周小小却从不抱怨。她习惯了劳作,这点清苦对她而言不算什么。她甚至用带来的种子,在宿舍窗台上用破搪瓷盆种了几棵小葱和蒜苗。

周末,她最常去的地方是图书馆。那巨大的、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对她而言简直是宝库。她如饥似渴地翻阅着各种书籍,不仅限于专业,文学、历史、哲学……知识的世界在她面前展现出无比壮丽的景象。

她与家里的通信很频繁。给大哥报平安,讲述大学生活的新奇与收获,叮嘱他注意安全。周成业的回信总是很简短,多是“一切安好,勿念”,“专心学习”,偶尔会夹寄几元钱,让她“买点肉吃”。周成煜的信则充满激情,讲述军校的训练和学习,姐弟俩互相鼓励。

第一学期结束时,周小小拿到了全优的成绩单。她把成绩单小心地夹在信里寄给大哥。寒假回家,她用省下的补助给大哥买了一条厚实的羊毛围巾,给弟弟寄去了一副省城买的护膝。周成业围着围巾,嘴上说着“乱花钱”,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这个年,虽然只有兄妹二人(成煜未能休假),但小院里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暖意。

春节的爆竹声声中,周小小坐在炕头,就着温暖的灯光给弟弟回信。窗外是熟悉的山村夜色,屋内是大哥修补矿靴的轻微声响。她笔下流淌的,是对新学期的规划,对更多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大哥深深的感激。

她知道,时代的洪流将她推向了新的航道,而凭借自身的努力、空间的隐秘助力、兄长的支持和弟弟的鼓励,她正稳稳地驾驭着命运之舟,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乘风破浪。省城师范大学只是起点,她的世界,必将越来越广阔。属于周小小的精彩人生,刚刚拉开序幕。

新学期伊始,周小小带着山村里带来的干腊肉和大哥硬塞给她的一小罐猪油回到了学校。宿舍里顿时热闹起来,天南地北的特产摆了一桌子,姑娘们分享着家乡的味道,也分享着寒假的见闻。周小小话不多,只是微笑着将腊肉切成薄片,放在饭盒里蒸熟,分给室友们尝鲜。那浓郁的烟熏味和难得的油荤气,让来自城市的几个姑娘啧啧称奇,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