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他家艺人差点遇到演绎滑铁卢(3 / 4)

风波爆发以来,第一个肯定他的人。

“张导,谢谢您。”徐浩声音有些哽咽,“我很想听听您的项目。”

挂断电话后,徐浩长舒一口气,感觉胸口的巨石似乎轻了一些。

“浩哥,这是个机会啊!”刘大伟兴奋地说,“张一白的电影虽然不赚钱,但口碑特别好,如果能参演...”

“不是为了洗白。”徐浩打断他,眼神变得坚定,“我想演好一个角色,仅此而已。”

刘大伟怔了怔,然后笑了:“浩哥,你很久没这么说话了。”

徐浩走到落地窗前,夜色已深,但东方明珠塔依然璀璨夺目。

他突然想起《酱园弄》里自己饰演的那个角色最后一句台词:“所有的失败都是重新开始的机会。”

也许,这次翻车正是他需要的觉醒。

张一白的工作室藏在BJ东四环的一个老式小区里,没有招牌,门牌号都模糊不清。

徐浩戴着鸭舌帽和口罩,站在斑驳的单元门前,犹豫地核对着手机上的地址。

“浩哥,你确定要接这个戏?”刘大伟在一旁压低声音,“我查过了,这片子总投资不到两千万,你的片酬连平时的零头都不到。”

徐浩没有立即回答。他抬头看了看这栋九十年代的老楼,墙皮剥落,楼道昏暗,与那些他常去的豪华制片公司天差地别。

三周前《酱园弄》的首映礼仿佛已是上辈子的事,那之后,他的世界天翻地覆。

“我昨晚干把《北方的河》又看了一遍。”徐浩的声音透过口罩有些闷,“那是我第一次提名金马奖的片子。”

刘大伟点点头,眼神闪烁。

“我看了整整三遍,然后哭了。”徐浩轻笑一声,“不是感动,是羞愧。多少年了,我的表演不但没进步,反而退步了。”

“浩哥...”刘大伟想说什么,被徐浩抬手制止。

“到了,就是这里。”徐浩按下门铃。

门开了,张一白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头发乱蓬蓬的,像是刚起床。

他比电视上看起来更年轻,眼睛亮得惊人。

“徐老师!真高兴您能来。”张一白热情地握手,目光直接而坦诚,没有半点娱乐圈常见的虚伪客套。

工作室不大,墙上贴满了分镜图和演员照片,一张旧沙发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徐浩注意到角落里堆着几十本书,最上面一本是《演员的自我修养》。

“条件简陋,别介意。”张一白倒了三杯茶,“我们小成本电影,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刘大伟接过茶杯时表情明显不太自然:“张导,恕我直言,徐浩现在的市场价是两千万一部戏,您这边给出的片酬...”

“刘大伟!“徐浩皱眉。

张一白却笑了:“刘经纪人说得对,我们给的片酬确实配不上徐老师的身价。但我邀请徐老师,不是因为他有名,而是因为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被商业片埋没的演员潜力。”

他直视徐浩的眼睛:“徐老师,您还记得拍《北方的河》时,为了那个冰河镜头NG了二十七次的感觉吗?”

徐浩心头一震。那段记忆如此鲜明刺骨的冰水,冻得失去知觉的双腿,导演一遍又一遍的“再来一次”。

那时的他,心里只有如何演好那个镜头的执念,没有任何杂念。

“记得。”徐浩轻声说。

“我想找回那个徐浩。”张一白说,“不是明星徐浩,是演员徐浩。”

工作室突然安静下来。刘大伟的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他看了一眼,脸色微变:“浩哥,是香奈儿那边的电话,我出去接一下。”

刘大伟匆匆走出门后,张一白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剧本递给徐浩:“这是《长恨歌》的初稿,您演男主角王琦瑶的一生挚爱康明逊。